欢迎进入中企报盟官方网站!
中企报盟(北京)信息科学研究院
文化艺术栏目
话题 您的位置:首页>>文化艺术栏目>>音乐>>话题
文学性在歌词创作中的重要作用
2022-06-24中企报盟 返回列表


  歌词是一首声乐作品的灵魂。很多优秀歌词作品除了讲究声韵、注重适宜配乐的旋律感,还同时讲究营造意境和锤炼字句,具有非常优秀的文学质量。除了《明月几时有》(苏轼)、《枉凝眉》(曹雪芹)等等古人的经典佳作,现当代人创作的《送别》(李叔同)、《思念》(乔羽)、《雾里看花》(阎肃)、《青花瓷》(方文山),也大都隽永漂亮,回味悠长。分开原有的音乐元素,还可以作为独立的诗歌作品供人反复品赏。

  宋代盛行的词,在当时其实就是用来配乐的歌词。王国维在《人世词话》中说:“词之为体,要眇宜修。”这段话中的“修”字,就有妆饰揣摩和遣词达意的含义。某些不讲究文学质量的歌词,固然因了动听的音乐也可以盛行一时,但终究还是在文学质量上留下一些缺憾。比如“我爱你,爱着你,就像老鼠爱大米”“抱一抱那个抱一抱,抱着我那妹妹上花轿”等等歌词,就显得直白干涩,缺少些神韵。另外还有一种表面很玄奥很深沉的歌词,也由于某些粗疏的小瑕疵而令人感到可惜。比如 2021年版《天龙八部》目前正在热播,该剧片头曲《归处》中的几句歌词,就让我觉得有些粗糙和随性,似乎还可琢磨得更细致一些。请看这首歌曲的第一句:“一念倏忽出入红尘即江湖……”普通而言,“入”红尘可以理解为“即江湖”,而把“出”红尘也说成“即江湖”,就有点令人费解了。《归处》歌词中还有“四下环顾”这四个字,其实“环”字就包含了“四下”的意义,这里重复在一同,就有点担负了。假设肯省心再揣摩揣摩,置信表达效果会更洗练和准确一些的。

  《归处》的旋律苍凉悲壮,先声夺人,非常好听,我很喜欢,所以歌词中的几处小缺憾,让我愈加有种扼腕叹息的觉得。这首歌中罗列了“红尘”“江湖”“归处”“落花”“残雪”一类国风歌曲的常见词汇,但字与字、句与句、段与段之间,似乎还缺少一股贯串首尾的真气,颇难寻觅画龙点睛作用的华彩金句。我觉得有必要向歌坛斗胆呼吁一下:歌曲在注重音乐性的同时,还是要强调歌词的文学质量。某些盛行歌词中常见的生造词汇现象,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言语创新,而某些词作家恣意打乱正常语法规则的创作方式,也不应该成为创新名号下的“言语特权”。前人说“词为乐心,声为乐体”,歌曲的主题、境地和灵魂是靠歌词来细致表现的。歌曲创作特别网络排行榜中常见的温吞水型的陈词滥调,常常句式诡异,造语野蛮,却又的确令人产生“满目啼笑皆孤独”的觉得。这里议论的《归处》歌词,也仅是流风和弊端中的某种侧影而已。

  歌词创作应该言之无物,而非罗列空泛陈腐的套路辞藻,特别要跳出风花雪月的传统思绪,要搞明白表达的目的和细致内容。还以《归处》歌词为例,比如“一统天下兄弟反目形单影孤”这句歌词,就与《天龙八部》的理论内容不太相符。无论乔峰、段誉、虚竹还是慕容复均是江湖人士,哪一位主要角色似乎与“一统天下”都联络不到一同。这个成语用在唱《大风歌》的刘邦身上还行,用在《天龙八部》的情境之中就有点间离和脱节。

  作家金庸有着深沉的古典文学修养,他的《天龙八部》原著的回目名连起来就是五首词,词牌分别取少年游、苏幕遮、破阵子、洞仙歌、水龙吟。试看第二卷回目名连成的《苏幕遮》:“向来痴,从此醉,水榭听香,指点群豪戏。剧饮千杯男儿事。杏子林中,商略平生义。 昔时因,今日意,胡汉恩仇,须倾英雄泪。虽万千人吾往矣,悄立雁门,绝壁无余字。”读来令人热血奔涌,豪气干云。另外我看《天龙八部》片尾引见,这部电视剧还有两首插曲《蓦山溪·墨梅》和《踏莎行·二社良辰》。其词作者周纯和陈尧佐在宋代文人中知名度不高,但这两首词却非常漂亮。试看《踏莎行·二社良辰》:“二社良辰,千秋庭院。翩翩又见新来燕。凤凰巢稳许为邻,潇湘烟暝来何晚。乱入红楼,低飞绿岸。画梁时拂歌尘散。为谁归去为谁来,主人恩重珠帘卷。”这文字清雅飘逸,仙气飘然。《归处》歌词与之相比,惜乎还是有些稍逊风骚了。


二维码
中企报盟(北京)信息科学研究院 手机:010-68707980 电话:010-68707980 邮箱:3932566@qq.com 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 18 号楼 B1608
Copyright © 2022 中企报盟(北京)信息科学研究院 版权所有  京ICP备14028858号-9  XML地图